同城化发展是都市圈建设的核心要义。根据《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》,青岛都市圈将重点围绕基础设施、产业协作、科技创新、公共服务、对外开放、生态环境等方面,强化专业分工协作,构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、梯次配套的产业圈、便利共享的生活圈、一体联动的安全圈。
青岛都市圈高速铁路布局图
构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,青岛都市圈将统筹布局以青岛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,推动干线铁路、城际铁路、市域(郊)铁路融合建设,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,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。提升市际公路通达能力,实施高速公路“加密、扩容、提速、增智”工程,优化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布局,畅通对外高速公路通道,加强各市之间快速联通,基本实现每县(区、市)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。打造公交“一小时通勤圈”,促进轨道交通、跨市公交、城市公交有机衔接,构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换乘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。
构建梯次配套的产业圈,青岛都市圈将提升青岛中心城区服务能级,以青岛中心城区为重点,依托青岛交通枢纽、会展名城等特色功能,大力发展枢纽经济、数字经济、海洋经济、总部经济。提升中间地区制造业水平,以即墨、胶州、黄岛等区域为重点,依托青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实施建群强链行动,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行业及环节,打造智能家电、高端化工、海洋装备等优势产业地标,培育虚拟现实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、通用航空、氢能与储能等新兴产业地标。提升外围地区产业承载能力,支持平度、莱西、高密、诸城、海阳、莱阳、莱州等县级市发挥比较优势、特色发展,统筹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。
青岛都市圈生态格局图
构建便利共享的生活圈,青岛都市圈将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,协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,率先实现都市圈教育现代化;统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,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,打造健康都市圈;强化社会保障服务对接,探索构建面向都市圈全体劳动者、全职业生涯、全过程衔接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,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机制;加强社会治安防控,打造“1小时应急救援圈”,健全跨区域社会治理体系。
构建一体联动的安全圈,青岛都市圈将强化都市圈安全源头治理,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,强化城市安全风险管理,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,持续推进形成系统性、现代化的都市圈安全保障体系。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建 报道)
连线书记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党委书记吴雪江:促乡村振兴 做精品示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