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化战线的冲锋女将”,这是了解李瑞兰的干部群众对她的一致评价。李瑞兰,中共党员,潍坊市第十三次党代表,现任寿光市文旅事业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。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名“老兵”,参加工作28年来,凭借着对党的忠诚、对工作的执着、对责任的担当,李瑞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凡的业绩,用实干和实绩赢得了组织的认可、同事的钦佩、群众的口碑,2021年荣登敬业奉献“中国好人榜”,主导或参与的多项工作先后50多次被中宣部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、省委宣传部、省文明办、省文旅厅表扬肯定。
担当尽责、追求卓越,做创新实干的“带头人”
“干就干一流,做就做最好”,这是李瑞兰同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也是她一贯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标准。凭借着这股子事争一流的劲头,她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干到了极致、干出了水平,很多工作登上了市级、省级甚至国家级的舞台,一些创新性做法成为各级推广的“金点子”。
在她的带领下,寿光基层文化阵地场所被打造成为全省农村文化的示范点,主导建设的屯西农家书屋2020年11月荣获“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,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农家书屋,受到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于杰的批示肯定,指导建设的仓颉汉字艺术馆,集汉字发展史陈列展示、研究创作、互动体验、教育普及等于一体,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汉字演变为主题的艺术馆,创新推行的 “三位一体”模式推进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在《山东宣传工作》发表,并被确立为全省文化旅游工作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,寿光连续三年获得中宣部组织的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全国第1名,让寿光走上了全国的领奖台,在全国层面打造了“书香寿光”“文化寿光”新名片。
创新建设学‘习’书屋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2021年7月,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会在寿光召开,她指导打造的“学‘习’书屋”成为现场参观亮点,2022年7月27日,寿光市“学习书屋”经验做法被《全国农家书屋工作简报》第5期刊发宣传推广。
学无止境、精益求精,做爱岗敬业的“追梦人”
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,就要不断学习、保持进步。在李瑞兰同志身上,时刻保持着使命在肩的责任感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她常说,“观念一变天地宽、善抓机遇为人先”。她带头研究上级的新部署、新要求、新政策,努力把业务做精、把技能练好、把文化声音传达到各个层面,踩准了寿光文化事业发展的每一个“鼓点”,以业务的领先带动了寿光文化事业发展的率先。近年来,她牵头组建了各类文艺演出队伍300多支,指导寿光各级参加上级文化评奖上百次,发表文化服务相关业务论文10多篇、专业论文6篇、专著1部、专业课题3项,牵头开展的“和谐四季”系列文化活动被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,《大众日报》以“文化传承是我的职责”为题对其个人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扶危济困、热心公益,做无私奉献的“有心人”
“人要知恩图报,要懂得感恩”,这是李瑞兰同志扎根文旅工作28年来始终以身践行的处事准则和行为标尺。她把这些年积累的好经验、摸索的好办法毫无保留地宣传推广,向日照、淄博、泰安等地以及潍坊兄弟县市区考察团无私传授经验,并到聊城莘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对口帮扶,成为寿光公共文化事业的“传播者”和对外交往的“金名片”。特别是,她还始终关注着中小学生、留守老人、贫困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,2020年疫情期间积极为武汉捐款、捐物,近年来累计捐款超过3万元。
情系百姓、为民办事,做深情为民的“暖心人”
“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、更有滋有味,就是我的工作目标”。群众的文化生活好不好、满意度高不高,一直都是李瑞兰最牵肠挂肚的大事。28年间,寿光的14处镇街、975个行政村、1000多处公共文化场所,她每年都要跑一遍,对每个村可以说是如数家珍。参加工作以来,她一直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,她的日记本上有这么一段:“2021年7月21日,到洛城培训新时代乡村阅读……屯西村应增加少儿阅读类书籍,协调拨仙霞书屋60册左右的管理书籍……”这只是她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。对于群众的每一项诉求,她容不得半点“等一等、歇一歇”,所有工作都亲自过问、亲自落实,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,“生活在寿光是一种幸福”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感受。目前,寿光市群众性文化活动社会覆盖率达到100%。
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 石如宽 报道)
工信部:到2027年实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效率、能耗、环保水平及产品质量等再上新台阶
上海港1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 创单月吞吐量历史新高